为进一步拓展临时遇困人员救助渠道,5月13日,云南省普洱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普洱市福彩中心启动“福彩+救助+公益”试点工作,通过整合福彩销售网点资源,构建覆盖临时遇困人员和困境儿童的多元化救助体系,探索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路径。
此次试点工作围绕“兜底线、织密网、救急难”目标,在思茅城区科学布局3个临时救助点、6个救助劝导点。其中,2个福彩公益驿站及客运站附近的1个销售点设为“临时救助点”,配备饮用水、急救药品、御寒衣物等应急物资,为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提供过渡性庇护与转介服务;6个位于公园、居民区等人流密集区的福彩销售点,作为“救助引导点”,承担政策宣传、线索上报职能,推动救助服务从“被动等待”向“主动发现”转变。此外,2个福彩公益驿站还设立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“公益心愿树”帮扶专栏,通过收集“微心愿”、链接社会资源,为特殊儿童群体提供精准关爱。
“我们在福彩销售网点醒目位置设置统一标识,公开24小时救助热线和服务内容,既发挥福彩网点的便民服务功能,又打造民政救助的‘城市前哨’。”普洱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。为确保试点工作规范运行,双方建立物资管理、信息公开、监督评估等五大机制,并针对网点工作人员开展政策法规培训与模拟救助演练,提升救助服务专业化水平。
“以前流浪人员可能因找不到救助站而陷入困境,现在福彩网点就像‘流动救助站’,让救助更及时。”一位市民在参观临时救助点后表示。据悉,普洱市将通过定期评估试点成效,总结可复制经验,推动社会救助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,让更多特殊困难群体感受到城市温度。